close
烈火焚身
INCENDIES

上映日期:2011-03-18

類  型:

片  長:2時10分

導  演:《蒙特婁校園屠殺事件簿》丹尼維勒納夫 (Denis Villeneuve)

演  員:《謊言對決》魯比娜阿扎巴爾 (Lubna Azabal)

發行公司:瀚宇國際媒體

官方網站:

評分:90 (非看不可!)

殘破不全的歷史,支撐起我們今日的家園。

《烈火焚身》是一本愛的聖經,佈滿荊棘和傷痛,雙胞胎兄妹遵從母親納娃的遺願,追溯她留下─滿目瘡痍的歷史遺跡、挖掘自己陌生的身世。母親納娃一生的奉獻,猶如聖母瑪利亞,在種族仇恨、宗教隔閡、戰火傷痕中,她以緘默包容了歷史的傷痛,孕育愛。

一本護照、一張照片、一條十字架項鍊,是母親納娃最後的遺物,也是她一生的寫照。有一天,孩子眼中行徑怪異的母親,突然過世了,他們聽由公證人宣讀母親遺願,請託珍和西蒙找尋從未見過面的父親以及哥哥─素未謀面的家人?

他們從美國來到遠在中東的巴勒斯坦,亦步亦趨地沿著母親留下足跡,走進歷史的遺跡。直到他們發現,回首來時路,生命原來自於驚心動魄的決定,每一步都走得好沉重、好沉重。

護照是身分的代表、照片訴說身世,十字架意味信仰,《烈火焚身》是一部充滿愛與傷痕的電影,在過去和現在交錯的時空當中,母親納娃獨自一人躋身時代仇恨的洪流,生長在巴勒斯坦回教國家的她是一位基督徒,本來存在國族和宗教的衝突,納娃更從未經歷幸福,在種族隔閡下與情人私奔與未婚生子的後果,注定她一生的飄零與艱辛。

納娃是一個顛覆自我的女性,她可以背叛家族,為愛令家族蒙羞,她可以背離宗教,在戰火流連的時代,教義的衝突演變成無意義的屠殺,人如草芥,苟活在生與死的邊境令她改變信仰,個性有一百八十度的轉變,然而,雖然從未見過親生骨肉,但決不違背自己母愛的信念。

當珍與西蒙踏上同一片土地,與母親呼吸同樣的空氣,滿是黃沙的崎嶇道路、窗外的景致,與千瘡百孔的建築物,生活在物質優渥的懵懂年代,睹物,未必思情。然而,對於同時經歷時空交錯的觀眾來說,怖人的戰火與如今的瑣碎生活比較起來,一切都是震撼。直到,孩子們走進歷史斑駁的危牆,揭開母親傷痕背後的真相、窺見身世的醜惡樣貌,才了解愛的付出與包容是母親種下的希望種子,留在他們身上綻放出美麗的花朵。

《烈火焚身》以一個找尋父親與哥哥的旅程,在歷史的洪流中見證國家民族的衝突與矛盾,以愛之名超脫一切的身分,難能可貴的是,電影以納娃神聖而光輝的母性,她以肉身、精神上的磨難,消彌歷史千百年遺留下的災難與仇恨。《烈火焚身》既有安哲羅普洛斯─以電影書寫國家歷史傷痛的力量、撥弄時空般的場面調度,又能以一個母親觀點出發,獲得觀眾普世的認同,令不幸的命運,從現在開始得到幸福。

「一個生命經驗才剛剛要開始、那麼青春那麼無邪的人,我要怎麼對他敘述一個時代? 那個記憶裡,有那麼多的痛苦、那麼多的悖論,痛苦和痛苦的糾纏,悖論和悖論的牴觸,我又如何找到一條前後連貫的線索,我該從哪裡開始?」

「更讓我為難的是,當我思索如何跟你『講故事』的時候,我發現,我自己,以及我的同代人,對那個「歷史網絡」其實知道的那麼支離破碎,而當我想回身對親身走過那個時代的人去叩門發問的時候,門,已經無聲無息永遠的關上了。」

以上兩段節錄自《大江大海一九四九》,作家龍應台以電影的筆觸,在文獻、訪問、記憶之間,縫補中華民國1949的歷史斷層,那是變動的時代、新移民的年代,龍應台在台灣之外的地方,找尋老人們口中的家鄉,她著手書寫筆下如行道樹的父母親,一生沾滿了灰塵,也不會回倒在你身上,記錄了超過五十年用眼淚填滿的思念,也在歷史的脈絡中,找到了自己。

《烈火焚身》裡的雙胞胎,像龍應台一樣,在隱藏的歷史關卡中找到自己的來時路,看不見的不代表不存在,他們重新認識記憶之外的母親、時代的容顏,在這群行徑怪異、緘默無言的老人們背後,犧牲自己為家庭付出,以一己之力承載國家、民族的傷痛。

人一輩子都無法理解仇恨;卻總在真相大白以後,才開始了解傷痛。

文/陸厚成  轉載自Yahoo電影

 

 

哇啊~

近一年來,我覺得我好像都沒有看部像樣的電影。

其實是因為懶得出門去出租店租片還片,加上還有還片的時間限制壓力,所以就算有時候想看ㄧ些好片子,還是會嫌麻煩而作罷。

去電影院?

唉呦,你們也知道我的口味,就是專門喜歡看那些主流電影院不上的片啊~~(有沒有聽出來我口中的怨恨?)

不過在台中市區,還是有一間默默在為藝術電影作努力的電影院啦。

但離我家算是有一段路,所以說實話我也很不常去。

那間戲院叫作"萬代福戲院",位於市中心,靠近台中公園那附近,由於時代的輪轉,或許它以前很蓬勃,但如今它已是間殘破老舊的二輪戲院了。

它的最大優勢就是票價: 非常的親民。二輪片的話,一張票120元可以兩個人看一場。

若是首輪片,我那天看烈火焚身這部片,一個人是160元,也是很便宜。

 

去萬代福看首輪片是件很新鮮的事情,第一,首輪播放廳在4F,基本上普通客人上不去,因為電梯裡面設了機關,你要先到3F找到服務人員,然後她會用感應卡在電梯裡開放4樓的按鍵,帶你上樓。

接著就會到了一間小小的放映室裡了。

我是說真的喔~

小小的一間而已,座位只有4排,一排有6個座位。

非常的迷你,設備也很陽春,布幕也不夠精緻,畫面出來的解析度頗為粗糙。

但至少還是很有電影院的氛圍,就算簡陋,也是跟在家裡面看DVD還是有點分別。

 

這部片不算短,足有130分鐘,在場的觀眾比我想像的多,少說也有10來個,坐在我前面是一對外貌帥氣的同志情侶(Bonnie我就八婆,老喜歡觀察這檔事。表情符号03)。

 

前30分鐘我心裡還在為粗糙的布幕頗有微詞,但後來劇情發展的越來越匪夷所思,精采萬分,也就將對於硬體部分的抱怨給拋在腦後了。

劇情我就不多說了,我上面都有貼了劇情簡介和導演訪談。

 

這部片我覺得有一個很貼心的地方,像這種時空會跳來跳去的電影,最怕的就是觀眾會突然接不上場景變化,尤其是它變換的地點是那種普通人不太知道的地方,像我這種無知到不行的人,根本就沒聽過他們片中去過的中東地區的地名。

但是這部片的導演都會很貼心的在變換場景時幫我們打上了地名。

這就像是在看一篇文章,讀者容易不懂的地方,旁邊都會有註記是一樣的道理。

因為很多電影是不幹這種事的,就會害我要花很多心思去留意。所以當它上了地名註記時,心中著實感激。

然後呢,這部片可怕之處就是,就跟上面導演的訪談問題一的回答一樣,[劇本本身像是重重的一拳直擊在我的下巴上,當我自劇院站起來時我感到我顫抖的雙膝],我從電影結束前30分鐘就已經全身起了雞皮疙瘩,出了戲院也是一直呈現軟腿的狀態,心中的衝擊,直到回到家了,才比較平復一點。

古話說的好,時事造英雄。

像這種劇本,若不是身處在動盪不安的國家的創作者,是寫不出來的。這種深度跟寬度,深深的震撼了我。

而導演講得很對: 《烈火焚身》的觀影者必須認識到什麼是所謂的「真實」,在理解現實環境的複雜本質下黑與白已無清楚界限的前提下。

像這種程度的片,才是真正的電影!!

而電台司令的歌真的很適合這部片。哈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hellowalkers 的頭像
    hellowalkers

    hellowalkers的部落格

    hellowalke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